图(二)


Dijkstra算法

路径的权值在某些场合下是非常重要的,比如两地间飞机的票价,两个网络节点间数据传输的延迟等等。DFS和BFS在搜索两个节点路径时不会考虑边的权值问题,如果加入权值,那么两点间权值最小的路径不一定是BFS得到的最短路径,如下图中求$\{a,f\}$两点间的BFS的结果为$\{a,e,f\}$,cost为9,而cost最少的路径为$\{a,d,g,h,f\}$,其值为6

Dijkstra算法研究的是单源最短路径(single-source shortest paths)问题,即给定带权图 G = <V,E>,其中每条边 $(v_i,v_j)$ 上的权 $W[v_i,v_j]$ 是一个非负实数。计算从任给的一个源点s到所有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。

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使用贪心法维护一个数据结构,记录当前两点间的最短路径,然后不断更新路径值,直到找到最终解。

function dijkstra(v1,v2):
    //初始化所有节点的cost值
    for v in all vertexes{
        v.cost = maximum
    }
    v1.cost = 0
    //创建一个最小堆保存顶点,优先级最低的顶点在堆顶部
    priority_queue pq(v1.cost);

    while !(pq.empty()){
        v = pq.front(); //弹出优先级最低的vertex
        v.status = visited
        if v == v2:
            //找到v2
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//遍历v的每一个未被访问的相邻节点
         for n : v.unvisited_neighbors:
            //计算到达n的cost
            cost := v.cost + weight of edge(v,n)
            if cost < n.cost:
                n.cost = cost
                //记录前驱节点
                n.prev = v
                pq.push( n.cost )
    }
    //使用v2的前驱节点,重建到v1的路径

上述是Dijkstra算法的伪码,我们通过下面一个例子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。如下图所示,假设我们要求从$\{a,f\}$的权值最短路径。

  1. 初始化各节点的cost为无穷大,令a的cost为0,放入优先级队列pq

  2. 从pq中取出顶部节点,访问它的相邻节点b,d,计算到达b,d的cost,分别为2,1,由于2,1均小于b,d原来的cost(无穷大),因此将b,d的cost更新,放入到优先队列,第一次选择(循环)结束,此时队列中的顶点为pqueue = {d:1,b:2}

  3. 重复步骤2,pq顶部的节点为d,找到d相邻的节点c,f,g,e分别计算各自的权重为3,9,5,3,均小于各自cost值(无穷大),因此c,f,g,e入队,第二次循环结束,此时队列中的顶点为pqueue = {b:2,c:3,e:3,g:5,f:9}

  4. 重复步骤2,pq顶部的节点为b,找到b相邻的节点d,e,由于d在上一步中已经被访问了,于是略过d,计算be的cost为2+10=12,大于e在上一步得到的cost3,因此直接返回。第三次循环结束,此时队列中的顶点为pqueue = {c:3,e:3,g:5,f:9}

  5. 重复步骤2,pq顶部的节点为c,找到d相邻的节点f,计算到达f的权重为8,小于队列中的9,说明该条路径优于第三步产生的路径,于是更新f的cost为8,更新f的前驱节点为c。第四次循环结束,此时队列中的顶点为pqueue = {e:3,g:5,f:8}

  6. 重复步骤2,pq顶部的节点为e,找到e相邻的节点g,计算eg的cost为3+6=9,大于g在之前得到的cost5,因此直接返回。第五次循环结束,此时队列中的顶点为pqueue = {g:5,f:8}

  7. 重复步骤2,pq顶部的节点为g,找到g相邻的节点f,计算gf的cost为5+1=6,小于f在之前得到的cost8,说明从g到达f这条路径更优,于是更新f的cost为6,更新f的前驱节点为g,此次循环结束,此时队列中的顶点为pqueue = {f:8}

  8. 重复步骤2,发现已经到达节点f因此整个循环结束。然后从f开始根据前驱节点依次回溯,得到路径f<-g<-d<-a,为权值最优路径。

从上面的求解过程可以发现Dijkstra算法实际上是一种贪心算法,即每一步都找当前最优解(最小堆堆顶元素)。对于贪心法,它实际上是动态规划算法的特例,因此要求每一步的重复子结构解具有无后效性。对应到Dijkstra算法,要求路径的权值不能为负数。因为如果出现负数,当前的最优选择在后面不一定是最优。

  • Dijkstra算法时间复杂度

对于稀疏图,Dijkstra算法使用最小堆实现效率较高:

  1. 初始化: $O(v)$
  2. While循环: $O(v)$
    • remove vertex from pq: $O(\log{V})$
    • potentially perform E updates on cost/previous
    • update costs in pq: $O(\log{V})$
  3. 路径重建: $O(E)$
  4. 总的时间复杂度为: $O(V\log{V}+E\log{V}) = O(E\log{V})$ (如果图是连通的,有$V=O(E)$)

A* 算法

A*是另一种寻找权值最优路径的方法,它是对Dijkstra算法的一种改进。Dijkstra虽然可以找到最短路径,但是BFS的寻找过程却不是最高效的,如下图所示

假设我们要从中心点走到最右边的点,由于从中心扩散出去的每个点权值都相同,Dijkstra算法会在四个方向上不断尝试每个扩散出去的点,显然,这种搜法包含大量的无效搜索。仔细思考不难发现,其原因在于Dijkstra算法基于贪心策略每次只能确定当前最短距离,而不知道哪个方向才能逼近终点,如下图中,Dijkstra每次只能确定由a节点确定b节点,而对于终点c在哪则毫无所知,没有任何信息:

针对这个问题,A*算法改进了Dijkstra,引入了一个Heuristic的估计函数来来确定节点的扩散方向,使其可以沿着终点方向逼近,如下图所示

在引入了一个Heuristic函数后,我们相当于知道了一些额外的信息,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搜索。假设我们想要找从ac的权值最小路径,对于任何中间节点b,我们要计算两个值

  1. ab确定的权值(同Dijkstra)
  2. bc的估计值(estimated cost)

A*的整体算法框架同Dijkstra相同,只需要将最小堆中存放的cost改为cost(n) + H(n,target)即可

v1.cost = H(v1,v2)
priority_queue pq(v1);
//...
pq.push( n.cost + H(n,v2) )

A* 算法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Heuristic函数,不同的搜索场景,使用的Heuristic也不相同,例如下面场景,我们希望从a走到c:

此时可以将Heuristic函数定义为:H(p1,p2) = abs(p1.x-p2.x) + abs(p1.-p2.y),则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的cost值如上图中每个格子所示,可以看到,从a点扩散出去的节点不再是等cost的,而是越偏向c点,cost的值越低。

关于Heuristic函数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对终点cost的估计不能over estimate,也就是估计出来的值比实际值要大很多,这样会导致真实的最短路径一直被压在最小堆中,产生不必要的冗余计算。虽然Heuristic函数不可以over estimate,但是却可以under estimate。

最后我们以一个迷宫的例子来直观的比较一下Dijkstra和A*算法的效率,如下图所示,左边为Dijkstra算法结果,需要走103步,右边是A*算法,只需要25步(图中格子之间路径的cost均为1)

最小生成树

所谓生成树(Spanning Tree)是连接无环图中所有顶点的边的集合。如下图所示,我们将左边的图去环后得到了右边的无环图,该图即是一棵生成树

所谓最小生成树,是图中所有生成树中权值之和最小的一棵,简称 MST(minimum-cost spanning tree)。

  • Kruskal’s algorithm

Kruskal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,主要步骤如下:

  1. 将图$G$中所有边放入最小堆$E$
  2. 删除图$G$中的所有边,剩下$n$个顶点,此时图的状态为无边的森林$T=<V,{}>$
  3. 在$E$中弹出权值最小边,如果该边的两个顶点在$T$中不连通,则将其加入到$E$中,否则忽略这条边
  4. 依次类推,直到$E$为空,此时就得到图$G$的一颗最小生成树

如上图所示,首先将所有边放入优先队列,则权值最小的a在堆顶,然后a出队,其两个顶点不连通,因此将该边放入图中(标红),当e出队的时候,我们发现e的两个顶点可以已通过a,d连通,因此e被忽略。按照此规则,以此类推,最终得到最小生成树(图中红色边)为:a,b,c,d,f,h,i,k,p总权值为1+2+3+4+6+8+9+11+16 = 60。不难看出,上述规则依旧是贪心法,每次选择权值最小的路径,其伪码如下:

function kruskal(graph):
    //创建一个最小堆
    priority_queue pq
    //将图中所有边放最小堆中,则权值cost最小的边在堆顶
    for edge : graph.all_edges:
        pq.push(edge) 
    //此时产生n个顶点,对应n个等价类
    while equal_num > 1: //等价类个数>1,说明还没有形成树
        //循环
        while not pq.empty():
            e = pq.front()
            pq.pop()
            v1 = e.from()
            v2 = e.to()
            //如果v1,v2两点不连通,则把该边放入图中,否则忽略这条边
            if graph.different(v1, v2): //判断v1,v2是否不连通
                graph.union(v1,f2); //合并两个顶点所在的等价类
                //将该条边放入图中
                graph.addEdge(v1,v2)
                //等价类个数-1
                equal_num -= 1

Kruskal算法使用了路径压缩(并查集)来合并等价类,different()Union() 函数几乎是常数。假设可能对几乎所有边都判断过了,则最坏情况下算法时间代价为$\Theta(e\log{e})$,即堆排序的时间,通常情况下只找了略多于 n 次,MST 就已经生成,因此,时间代价接近于$\Theta(e\log{e})$

  • Prim’s algorithm

Prim算法和上面算法类似,也是采用贪心的策略,不同的是Prim算法每次取权值最小边对应的顶点,具体如下(代码见附录):

  1. 从图中任意一个顶点开始 (例如A),首先把这个顶点包括在MST中
  2. 然后从图中选一个与A点连通,但不再MST中的顶点B,并且A到B的权值最小的一条边连同B一起加入到MST中
  3. 如此进行下去,每次往 MST 里加一个顶点和一条权最小的边,直到把所有的顶点都包括进 MST 里
  4. 算法结束时, MST中包含了原图中的n-1条边

Prim 算法非常类似于 Dijkstra 算法,算法中的距离值不需要累积,直接用最小边,而确定代价最小的边就需要总时间$O(n^2)$;取出权最小的顶点后,修改 D 数组共需要时间$O(e)$,因此共需要花费$O(n^2)$的时间。Prim算法适合于稠密图,对于稀疏图,可以像 Dijkstra 算法那样用堆来保存距离值。

拓扑排序

所谓拓扑排序,是一种对有向无环图顶点排序的方式,排序的规则为两个顶点之间的前后位置,比如从顶点$v_i$到顶点$v_j$有一条有向边$(v_i, v_j)$,那么我们认为$v_i$在$v_j$的前面。

生活中有很多拓扑排序的场景,比如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,学生的选课等,以选课为例,假如我们有如下课程,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为:

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先修课程
C1高等数学
C2程序设计
C3离散数学C1,C2
C4数据结构C2,C3
C5算法分析C2
C6编译技术C4,C5
C7操作系统C4,C9
C8普通物理C1
C9计算机原理C8

如下图所示,如果我们要修完图表中的课程,我们该按照怎样的顺序选课,才能保证课程能够正常修完呢(在修某一门课程前,要先修完它的先序课程)?我们可以首先按照节点间的先决条件(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)来构建一个有向无环图图,如图(a)所示,然后将图(a)等价的转化为图(b),显然,图(b)就是一份可行的选课顺序。

实际上,许多应用问题,都可转化和描述为这一标准形式:给定描述某一实际应用的有向图(图(b)),如何在与该图“相容”的前提下,将所有顶点排成一个线性序列(图(c))。此处的“相容”,准确的含义是:每一顶点都不会通过边,指向其在此序列中的前驱顶点。这样的一个线性序列,称作原有向图的一个拓扑排序(topological sorting)。

对于有向无环图,它的拓扑序列必然存在,但是却不一定唯一,如上面的例子,$C_1$,$C_2$互换后,仍然是一个拓扑排序。我们可以一种BFS遍历的方式来得到这样一组拓扑序列,方法如下

  1. 从图中选择任意一个入度为0的顶点且输出
  2. 从图中删掉此顶点及其所有的出边,则其所有相邻节点入度减少1
  3. 回到第 1 步继续执行
void TopsortbyQueue(Graph& G) {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G.VerticesNum(); i++)
        G.status(G.V[i]) = UNVISITED; // 初始化
    }
    queue<Vertex<int>> Q; // 使用STL中的队列
    for (i = 0; i < G.VerticesNum(); i++){ // 入度为0的顶点入队
        if (G.V[i].indegree == 0) {
            Q.push(i);
        }
    }
    while (!Q.empty()) { // 如果队列非空
        Vertex<int> v = Q.front(); 
        Q.pop(); // 获得队列顶部元素, 出队
        Visit(G,v); 
        G.status(v) = VISITED; // 将标记位设置为VISITED
        for (Edge e = G.FirstEdge(v); G.IsEdge(e); e = G.NextEdge(e)) {
            Vertex<int> v = G.toVertex(e);
            v.indegree--; // 相邻的顶点入度减1    
        if (v.indegree == 0){ // 顶点入度减为0则入队
            Q.push(v);
        } 
    }
    for (i = 0; i < G.VerticesNum(); i++){ // 判断图中是否有环
        if (G.status(V[i]) == UNVISITED) {
            cout<< 此图有环!”; break;
        }
    }
}

Resources

附录1

  • Kruskal’s algorithm
void Kruskal(Graph& G, Edge* &MST) { // MST存最小生成树的边
    ParTree<int> A(G.VerticesNum()); // 等价类
    MinHeap<Edge> H(G.EdgesNum()); // 最小堆
    MST = new Edge[G.VerticesNum()-1]; // 为数组MST申请空间
    int MSTtag = 0; // 最小生成树的边计数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G.VerticesNum(); i++) // 将所有边插入最小堆H中
        for (Edge e = G. FirstEdge(i); G.IsEdge(e); e = G. NextEdge(e))
            if (G.FromVertex(e) < G.ToVertex(e))// 防重复边
                H.Insert(e);
    int EquNum = G.VerticesNum(); // 开始有n个独立顶点等价类
    while (EquNum > 1) { // 当等价类的个数大于1时合并等价类
        if (H.isEmpty()) {
            cout << "不存在最小生成树." <<endl;
            delete [] MST;
            MST = NULL; // 释放空间
            return;
        }
        Edge e = H.RemoveMin(); // 取权最小的边
        int from = G.FromVertex(e); // 记录该条边的信息
        int to = G.ToVertex(e);
        if (A.Different(from,to)) { // 边e的两个顶点不在一个等价类
            A.Union(from,to); // 合并边的两个顶点所在的等价类
            AddEdgetoMST(e,MST,MSTtag++); // 将边e加到MST
            EquNum--; // 等价类的个数减1
        }
    }
}
  • Prim’s algorithm
void Prim(Graph& G, int s, Edge* &MST) { // s是始点,MST存边
    int MSTtag = 0; // 最小生成树的边计数
    MST = new Edge[G.VerticesNum()-1]; // 为数组MST申请空间
    Dist *D;
    D = new Dist[G. VerticesNum()]; // 为数组D申请空间
    for (int i = 0; i < G.VerticesNum(); i++) { // 初始化Mark和D数组
        G.Mark[i] = UNVISITED;
        D[i].index = i;
        D[i].length = INFINITE;
        D[i].pre = s; // D[i].pre = -1 呢?
    }
    D[s].length = 0;
    G.Mark[s]= VISITED; // 开始顶点标记为VISITED
    int v = s;
    for (i = 0; i < G.VerticesNum()-1; i++) {// 因为v的加入,需要刷新与v相邻接的顶点的D值
        for (Edge e = G.FirstEdge(v); G.IsEdge(e); e = G.NextEdge(e))
            if (G.Mark[G.ToVertex(e)] != VISITED &&(D[G.ToVertex(e)].length > e.weight)) {
                D[G.ToVertex(e)].length = e.weight;
                D[G.ToVertex(e)].pre = v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v = minVertex(G, D); // 在D数组中找最小值记为v
            if (v == -1) return; // 非连通,有不可达顶点
            G.Mark[v] = VISITED; // 标记访问过
            Edge edge(D[v].pre, D[v].index, D[v].length); // 保存边
            AddEdgetoMST(edge, MST, MSTtag++); // 将边加入MST
    }
}
int minVertex(Graph& G, Dist* & D) {
    int i, v = -1;
    int MinDist = INFINITY;
    for (i = 0; i < G.VerticesNum(); i++){
        if ((G.Mark[i] == UNVISITED) && (D[i] < MinDist)){
            v = i; // 保存当前发现的最小距离顶点
            MinDist = D[i];
        }
    }
    return v;
}